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問題研究
講師:張永剛
一、黨的作風建設的提出
黨的作風,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由全體黨的成員在思想、政治、組織、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和行為的高度凝練;是黨的內在精神、整體素質、政治傾向和紀律規范的體現和反映。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
我們黨在幾十年的奮斗歷程中,充分認識到作風建設的重要性,自覺地將作風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突出位置,并針對不同歷史時期的新特點,創造性地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毛澤東在無產階級政黨建設史上首次提出了作風的概念,并系統概括出了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形成了黨的作風建設的一整套理論。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恢復和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了黨的工作全面的撥亂反正,開創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和改進黨風建設的新局面。
以江澤民為核心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把黨的作風建設提高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以反對“四風”為切入點,強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二、黨的作風建設關系著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
從黨的發展歷史看,加強作風建設是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更堅強的重要法寶。
從黨所肩負的執政使命看,加強作風建設是我們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也是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目標任務的重要保證。
從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看,加強作風建設是我們黨永立不敗之地、永受人民擁護的關鍵所在。
從反腐倡廉的形勢和任務看,加強作風建設是我們黨保持廉潔,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舉措。
三、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歷史經驗
(一)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發展歷程。
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中心任務是以武裝革命來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黨性黨風建設始終是圍繞黨在各個時期的政治路線和中心任務來進行的。
2.新中國成立以來黨性黨風建設的歷程,是與60多年來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走過的艱辛而輝煌的歷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我們黨執政60多年來黨性黨風建設經歷了在艱難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
(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基本經驗。
1.必須高度重視黨性黨風建設這一執政黨建設的重大歷史課題。
2.黨性黨風建設必須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貫徹落實黨的政治路線服務。
3.必須緊緊抓住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個核心來加強黨性黨風建設。
4.必須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以堅強黨性保證黨的作風建設。
四、進一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1.要強化教育功能,建立黨員干部作風教育的長效機制。
要強化教育功能,高度重視對各級各類黨員干部的作風教育。在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上,雖然教育不是萬能的,但忽視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必須建立各級各類黨員干部作風教育的長效機制,實現對黨員干部進行作風教育的結合。
2.要構筑監管網絡,健全黨的作風建設的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監督制約機制。
有效預防黨的作風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必須加強監管網絡建設,構筑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制約機制。
3.完善制度體系,形成保障黨的作風建設良性發展的制度系統。
“制度問題是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穩定性的問題,制度不好將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要保證黨的作風建設的良性發展也必須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和規范,形成保障黨的作風建設良性發展的制度體系。
4.要高懸反腐利劍,進一步加大懲治和預防黨的干部腐敗的力度。
完善懲治預防黨員干部腐敗體系、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完善懲治預防黨員干部腐敗體系,充分發揮教育、制度、監督在懲治預防黨員干部腐敗中的合力作用,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紀委全面負責,各單位各負其責,依靠黨員群眾支持和參與”的懲治預防黨員干部腐敗體制和機制。
5.要變革觀念理念,形成良好的官德和官文化。
黨的作風既是道德層面的東西,也是文化層面的東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既可以從道德上找尋出路,也可以從文化上尋求突破。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黨員干部的官德建設和官文化建設,無疑是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的可行思路。
6.要更新測評系統,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科學的政績測評系統。
正確政績觀則是指要用全面的、群眾的、歷史的觀點來看待和評判黨員領導干部的政績。用全面的觀點看政績,就是評判黨員領導干部政績既要看經濟指標,又要看社會指標、人文指標和環境指標;用群眾的觀點看政績就是要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來評定黨的干部政績;用歷史的觀點看政績,就是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政績必須能夠經得住時間和歷史的考驗。
思考題:
1.如何看待黨的作風建設的意義?
2.當前黨的作風存在的突出問題、原因及對策。
參考書目:
本書編寫組:《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十講》,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