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
            •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 擅長領域: 國學智慧
            • 講師報價: 面議
            • 常駐城市:北京市
            • 學員評價: 暫無評價 發表評價
            • 助理電話: 18264192900 QQ:2703315151 微信掃碼加我好友
            • 在線咨詢

            中國人有著怎樣的生命觀?

            主講老師:樓宇烈
            發布時間:2023-08-30 11:09:17
            課程領域:國學養生 國學智慧
            課程詳情:

            人類在不同的環境中形成了不同文化。我個人認為,考察文化差異性,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怎么認識人類生命問題,即生命觀——萬物包括人的生命從哪里來,生命怎樣維系,怎么延續,生命的意義在哪里。對這些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生命觀。

            世界上不同文化傳統至少有三種典型的生命觀。一種是以西方基督宗教文化為代表的生命觀。他們認為,一切現實世界的生命包括人類在內,都由一個“神”的世界來創造、控制和管理。基督宗教文化中的“神”就是造物主,人類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是由造物主有意志、有目的創造出來的。

            第二種是印度文化的生命觀。他們也認為現實世界之外、之上還有一個“神”的世界。這與基督宗教生命觀的差異在哪里呢?基督宗教強調唯一的神,印度宗教強調多神。印度宗教中,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考慮來世,人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給神來處理,神安排了“我”這樣的生命狀態。“我”就安于這樣的生命狀態。

            第三種是中國文化的生命觀。認為生命并不是由一個外在世界創造的,現實世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沒有任何的目的。它不去構建現實世界之外、之上的另一個世界來創造、管理我們這個世界,而是重視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世界。

            ▲張載,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

            在中國文化中,父母子女之間,有內在的血緣關系,我們稱為“香火的延續”,這種認識強調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內在的關系,人與萬物是一體的。北宋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所有人跟我都是同胞,都是兄弟姐妹;萬物跟我都是同類,我們都是天地所生。

            在這樣的生命觀里,生命是相互關聯、前后相續的。《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敢毀傷?”又說:“身體者,父母之遺體也”。“我”的生命是“我”父母生命的延續,這個“遺體”不是我們今天講的尸體,而是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

            我把中國文化的生命觀稱作“群體生命觀”“連續性生命觀”。可以用“火盡薪傳”來形象地概括。生命就像一根燃燒的木材,這根木材燒完了,那根木材接著燒。

            因此,中國人延續的生命觀是把個人融入集體,強調個體是整體系列的一員,個體消亡并不影響系列的延續。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相聯的,所謂天地生之本,先祖類之本,君師治之本。這種觀念落實到個人身上,使每個人都注重自身人生品質的境界提升,強調積德和個體完善。因此我把這種生命觀稱作“大生命觀”。“大生命觀”使人們不會竭澤而漁,而是鼓勵“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對社會人生是非常有益的。

            生命觀還決定了彼此不同的文化特性。中國人關注現實世界,強調我們在這個世界中跟萬物相處,與萬物既一樣又不一樣,人為萬物之靈,在萬物之中最為尊貴。人有思想、有精神生活,人是肉體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結合的高級生命體。

            中國文化認為人與天地具有同等重要意義,所謂“天地人三才”。在這個世界里,怎樣做人是一個大問題。基督宗教強調神告訴人該怎樣做,中國文化認為人應該自己認識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不管做“神”的奴隸,還是做“物”的奴隸,都是自我主體性、獨立性的喪失。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是什么來管束的?大家會說:心啊,或者用現代的話講是“腦子”。“心”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說法,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為“心是一身之主”,“心”是一個人言行舉止的主宰。

            《管子》有一篇叫《心術篇》,分為上下兩篇。《心術篇》里講,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心是一身之主,主宰、管理五官。我們的五官與外界色、聲、香、味等事物接觸。如果心能夠管住五官,五官能管住外在事物,心術就是正的。反過來說,如果五官被外界事物管住了,看到美味就管不住嘴拼命去吃,看到美色就管不住眼睛拼命去看……這樣,五官也就管住心了,心術就壞了。

            漢代《淮南子》說:“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節于己而已,貪污之心,奚由生哉?”圣人根據自己的肚量吃飯,吃一碗就夠,那就不再多吃。“度形而衣”是根據自己的身體來裁衣。“節于己而已”,你覺得適合自己就行。這樣,貪污之心從何生起?

            人在天地之間是什么?人就是天地的一顆心。我們今天所說的“大同理想”“小康社會”出自《禮記·禮運》。這篇文章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人者,天地之心也”。我們想一想,人是天地之心,你這顆心一動,天地會發生什么變化呢?是不是很大的變化?所以,人要管住自己的這顆心,人類也要管住自己。張載四句教,第一句叫“為天地立心”,這句話怎么來的?就是因為古人已經認識到人是天地之心,我們要給天地立一顆正心。

            其他課程

            “以人為本”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傳統文化
            在《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一書中,樓宇烈先生明確指出: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中國文化中沒有一個外在的神或造物主,中國家庭社會秩序的維護都是靠道德的自覺自律,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在歐洲啟蒙運動之前,以神為本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核心之一。早在16世紀西方傳教士將中國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傳到歐洲,他們以人本思想去批判歐洲中世紀以來的神
            中國人有著怎樣的生命觀?
            國學智慧
            人類在不同的環境中形成了不同文化。我個人認為,考察文化差異性,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怎么認識人類生命問題,即生命觀——萬物包括人的生命從哪里來,生命怎樣維系,怎么延續,生命的意義在哪里。對這些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生命觀。世界上不同文化傳統至少有三種典型的生命觀。一種是以西方基督宗教文化為代表的生命觀。他們認為,一切現實世界的生命包括人類在內,都由一個“神”的世界來創造、控制和管理。
            繼承傳統文化重在實踐,《弟子規》倒背如流沒用
            國學智慧
            “人文的核心就是自覺自律。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和最重要的特征。”4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傳館館長樓宇烈先生在嫏嬛書房舉辦的中華文傳大講堂上如是說。“4·23”世界讀書日前夕,記者走進西城區特色閱讀空間嫏嬛書房,熏香裊裊、古琴悠悠,線裝書籍溫潤素雅。當日,樓宇烈為近40名國學愛好者做了題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的主題演講。他面色紅潤,精神矍鑠,一氣兒和讀者交流了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6080日韩午夜伦伦午夜伦|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精品VIDEOSSE×少妇| 欧美日韩精品SUV|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飘花| 日批日韩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国产四虎精品8848hh|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