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各項社保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叫囂塵上的個稅改革也終于來了,對于企業和個人而言,究竟影響有多少?10 月 1 日起按照最新變化計算,您準備好了嗎?!《草案》規定采用綜合征收的模式,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 4 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最終落地于“您”能否 GET 最大稅后收益?工資、社保、個稅,這三者結合到一起,這樣的變化對您的工作內容有何影響?“您”的社保、個稅又將何去何從?稅率是個人所得稅法的核心,直接影響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低級稅率的調整,“工薪階層”受益更更大?高端人才收入、高收入人群:企業高管、股東等如何避免被“個稅改革”所“誤傷”?
課程收益
1、了解社保改嫁稅務的各方因素
2、掌握2019年社保改嫁稅務后,企業如何應對
3、深入理解社保各項法規政策
4、個稅修正案法規解讀
5、個稅籌劃及應對措施
6、新形勢下用工成本及風險防范
課程特點
1、系統:課程涵蓋了企業福利保障及個稅各個重點和難點;
2、簡單: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有簡單的方法;
3、易懂:深奧的道理寓于簡單的描述、講授之中;
4、實戰:實操案例 實操工具,模擬場景即可體驗;
5、易用:易于復制,立竿見影。
授課方式
講解 案例展示 工具與表單現場使用 公司實況交流 現場演練 顧問式點評
課程大綱
第一講社保改嫁稅務的各方因素
1、符合收支兩條線原則,有利于確保社保基金安全
2、符合效率原則,有利于優化政府職能
3、符合發揮專業優勢原則,有利于擴大社保征繳面
4、符合資源節約原則,有利于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第二講 2019年社保改嫁稅務后,企業如何應對
1.社保改嫁稅務后,對企業有哪些影響?
2.稅務征收社保,如何影響企業招聘?
3.員工可否放棄繳納社會保險?
4.可否協商不繳納社會保險,將社保費用以補貼形式發放?
5.協商不繳社保后,員工能否反悔索要經濟補償?
6.繳納的社會保險險種不全,可否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7.如何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8.低于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勞動者可否要求支付經濟補償?
9.低于社保繳費基數繳納工傷保險,是否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10.試用期應否繳納社會保險?
11.離職當月是否仍需繳納社會保險?
12.如何處理社會保險爭議問題?
13.如何應對員工要求補繳社保?
14.社保補貼可否折抵單位應繳的社保?
15.可否要求員工承擔滯納金、利息?
16.違反社會保險規定,企業將面臨哪些法律責任和懲戒措施?
17.企業從哪些方面可以降低用工成本?
18.如何合規降低社保基數?
第三講社會保險管理
一、 養老保險
1、登 記
2、費用繳納
3、繳費中斷處理
4、關系變更
(1)轉入
(2)轉出
5、申領養老待遇
案例分析:單位不繳社保,員工承諾放棄無效
二、 醫療保險
1、單位參保登記
2、職工參保登記
3、辦理參保手續
4、企業繳費
5、醫保中心收費
6、職工享受醫保
案例分析:醫療保險費應如何負擔?
三、 工傷保險
1、登記
2、核定繳費費率
3、繳納工傷保險費
4、工傷保險待遇申報
5、工傷保險待遇審批
6、工傷保險待遇支付
7、資料裝訂存檔
案例分析:因公外出期間發生交通事故致殘可否認定為工傷
四、 失業保險
1、登記
2、核定繳費費率
3、繳納保險費
4、待遇申報
5、待遇審批
6、待遇支付
案例分析:不辦理失業登記能否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五、 生育保險
1、登記
2、核定繳費費率
3、繳納保險費
4、待遇申報
5、待遇審批
6、 待遇支付
案例分析:女職工生育期間工作崗位問題
六、 住房公積金
1、登記
2、核定繳費費率
3、繳納保險費
4、貸款申報
5、貸款審批
6、貸款發放
案例分析:住房公積金的合理使用
第四講個稅修正案法規解讀
1、修改后《個人所得稅法》全文
2、全國人大修改《個人所得稅法》決定
3、全國人大修改《個人所得稅法》新聞發布會
4、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審議結果的報告
5、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修改《個人所得稅法》修改意見的報告
6、《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痕跡版本
7、《個人所得稅法》修改新舊對比
第五講個稅籌劃及應對措施
1、個稅計算
2、工作安排及薪酬結構調整
3、年終獎的計算
4、稅率表的變動分析
5、年終獎設計避開的“坑”
第六講實戰案例分析
1、 社保繳納基數申報案例
2、社保由稅務機關征收的重大影響
3、個稅合理避稅工資結構設計賞析
4、用工模式變化及創新
第七講 用工模式籌劃與用工風險防范
1、用工模式概述
2、勞動用工中的標準用工的使用與管理
3、勞動用工中的非標準用工的使用與管理
4、勞務工的使用與管理
5、業務外包的使用與管理
6、其他用工形式的使用與管理
第八講 企業用工管理之風險漏洞
1、錄用環節風險漏洞梳理
2、簽約環節風險漏洞梳理
3、試用環節風險漏洞梳理
4、崗位管理險漏洞梳理
5、工資扣減風險漏洞梳理
6、考勤糾紛風險漏洞梳理
7、加班費風險漏洞梳理
8、保密管理風險漏洞梳理
9、違紀管理風險漏洞梳理
10、離職管理風險漏洞梳理
案例分析:社保風險管理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