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全體員工
目的
國學
內容
具有2500年歷史的《孫子兵法》被世人稱之為古今中外的一部奇書,在激烈競爭如戰場的商場上,它更被奉為制勝的至尊寶典,很多人都在努力地從《孫子兵法》中挖掘、領會從商之道。8月22、23日,杭州華僑飯店,來自浙江大學的全國高校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褚良才旁征博引,為百余名學員講述了其中的精妙之義。 大智慧是核心 “我們學《孫子兵法》不是學點知識,然后搞點陰謀詭計,而是要借助其中的智慧,拓展我們的思維空間。”對于自己研究多年的對象,褚良才儼然有著獨到的見解。 國學館的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作為國內目前權威的孫子兵法研究學者,褚良才的行程表已經早早地排到了今年年底,為此,原定于6月的課程不得不推遲到了8月,然而,大多數學員都表示,這樣的等待頗為值得。 22日下午、23日全天,有著豐富講學經驗的褚良才,以其獨特的視角,犀利幽默的言語,深入淺出,把《孫子兵法》中的理論巧妙地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和營銷上。課堂中,不時傳出陣陣掌聲。 和他人的觀點不同,褚良才認為體現一個人最高價值的就是《孫子兵法》中的“智信仁勇嚴”,其中,尤其強調“智慧”二字。“智慧實際上就等于戰斗力、競爭力、生產力,智慧就等于成功,等于財富。”他告訴現場的學員,兩軍相逢,勇者勝;兩勇相逢,智者勝。智慧是《孫子兵法》的核心所在,千萬不能把它理解為一般的謀略。 這種看法,也得到了在場大多數人的認同。課堂間隙,在導報記者對一些到場學員的采訪中,“大有所獲”、“有意義”、“受到啟發”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詞語。 “褚老師的課很精彩。”一位學員表示,“而且形式多樣。”原來,除了妙語連珠的講授、使用直觀的PPT之外,褚良才還特別篩選了孫子兵法中幾個精彩小故事,以視頻播映的方式強化學員對一些精妙之義的理解。這樣的做法,在國學館以往的授課中并不多見。 采訪中,國學館副館長李烈鈞還透露了一個細節。他告訴導報記者,為了不影響授課的質量,所用的話筒和音箱,全都由褚良才自己帶到課堂,并細心地調試好。授課間隙,不時有學員拿了他寫的書過來要求簽名,“褚教授也是欣然應允”。 原味國學的魅力 浙江科力印業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忠明也是褚良才的“粉絲”之一。在導報記者詢問他對于課程的感想時,他索性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一頁一頁地細細講述起來。記者留意到,在這本厚厚的軟皮抄里,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俊秀的鋼筆字,其中,既有名言警句,更有他對這些語句的深切感觸。 “比如孫子兵法中所說的‘天、地’即天時地利,就是啟發企業要找對行業、商機,這樣成功的幾率才更大,只可惜現實中能找對的人并不多。”王忠明說。而在導報記者看來,王忠明著實應該屬于這個少數人的行列,就在年初,他的公司才被確定為世博會海寶印章的生產企業,目前的發展勢頭更可謂強勁。 在國學館,王忠明也是個勤奮的學員。他告訴導報記者,每月一次的課程,自己都不會落下,因為不想錯過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國學是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太多可以汲取的東西,廣博地汲取這些精華對人的智慧會有很大的提升。” 其實,這樣的想法在國學館的學員中非常普遍——一月一次的課程并非“要我學”,而是真真切切的“我要學”。 對于學員們對國學的熱忱,褚良才同樣頗有感觸。他告訴導報記者,企業家愿意學習是件很好的事,“只有學習才能夠與時俱進”。之于《孫子兵法》,不僅可以給學員企業經營上的戰略指導,更能提高企業家的智商和文化素質。 而正是因為這種態度上的端正,學員們對國學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切實。 一名學員就從孫子兵法中的“將”中得出了一番理解:“‘將’乃智信仁勇嚴,這是作為一個領導的五德,擁有這五種品德,自然會形成一種發自自身的人格魅力,三國時期的劉備為什么會吸引五虎上將,主要是因為他的‘仁’。”他告訴導報記者,除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