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企業的領導者均形成了一個共識: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學習的機制,依靠不斷學習來適應環境的變化與挑戰。培訓是這個機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在企業開展內部培訓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困境:如培訓師是個技術能手,但表達能力不強,特別是在大庭廣眾面前更是語無輪次;培訓講得很起勁,但學員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培訓師在上面講得口干舌燥,而下面的學員聽得懨懨思睡;最后,員工對企業內部組織的培訓沒有了興趣,內部的培訓師也不愿再講,培訓工作很難得開展下去。
這些問題的產生,究其原因是,當我們在選拔內部培訓師時,遵循的是“做而優則教”的原則,以能做好某項工作為標準來選擇培訓師,這些培訓師往往是技術能手和業務骨干,但對教育與知識傳遞的工作并不了解和善長,從而造成了這樣的局面。
為此,我們認為,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培訓師,必須理解人類認知與學習方面的基本原理,了解培訓的相關概念,掌握分析學員培訓需求、編輯課程、現場教學和課后評估等一系列的方法與技巧。也就是說,先接受與培訓工作相關的培訓,才能做好培訓他人的工作。
課程特點
內容全面、完整,結構縝密。本課程按照培訓工作開展的流程,全方面的講授了“培訓需求分析”、“課程設計”、“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后評估”的相關知識,內容環環相扣,銜接緊密,為學員構建起一套邏輯嚴密、完整的知識結構。
注重學員的技能培養。本課程在每個關鍵知識點上都設計了學員練習,老師在教授了相關知識與技能后,還要幫助學員在課堂上掌握所教授的技能,使學員回去后能在工作中熟練運用。
個性化的行為的輔導。通過學員在課堂上表現,講師幫助學員發現自己的錯誤行為和授課方式,并對學員的行為個性化的進行輔導。
課程時間: 三天(6.5小時/天)
課程大綱:
課程內容 | 學員收益 |
單元一、培訓與企業 (3h) 一、 概念澄清――學習、教育與培訓 二、 成人學習的特點 三、 培訓與企業發展 四、 培訓師的職責、角色道德要求 五、 培訓的工作流程- 六、 當眾講話的壓力與克服技巧 | 2 理解培訓的基本概念 2 認同培訓在企業中的價值 2 了解培訓工作對培訓師的素質要求 2 掌握克服當眾演講時緊張的技巧
|
單元二、培訓需求分析 (3h) 一、 培訓需求的來源 1. 企業制度與文化 2. 崗位勝任能力 3. 員工職業發展 4. 績效差距 5. 解決現實問題 二、 需求分析的方法 三、 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需求分析法 1. 明確績效差距的原因 2. 通過逐級訪談發現導致差距的關鍵行為 3. 了解行為差異的原因 4. 設定培訓目標及評估指標 | 2 理解培訓需求的來源 2 了解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 2 掌握課程需求分析工作流程與要點 2 學會通過逐步探詢來確定需求的方法與技巧
|
單元三、培訓課程設計 (4h) 一、 確定課程目標 1. 課程目的與目標體系 2. 影響行為改變的因素 3. 課程目標的要素 4. 清晰的描述課程目標 二、 經驗學習理論 三、 課程設計的要點 四、 課程內容的收集 五、 課程結構的設計 1. 基本的結構模式 2. 構建結構的方法 | 2 掌握設定課程目標技巧 2 能夠清晰的描述課程目標 2 認同經驗學習理論,了解課程設計的要點 2 掌握收集課程內容的方法 2 學會編排符合邏輯的課程結構
|
單元四、培訓課程開發 ?。?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5h) 一、 互動性教學方法的設計與運用 1. 講授與提問 2. 小組討論 3. 案例分析 4. 互動游戲 5. 角色扮演 二、 講師教案的編寫 1. 講師教案的內容 2. 注意事項 三、 學員教材的設計 四、 PPT的制作 1. 版面色彩搭配 2. 字號的選擇 3. 動畫及影音文件運用 4. 操作投影儀的小技巧 | 2 掌握互動性教學方法的設計技巧和課堂實施時的要點; 2 掌握編寫教案及教材,學會對課程進行合理的規劃; |
單元五、培訓課程實施 (3h) 一、 課前準備要點 二、 講師的儀表、儀容與儀態 三、 運用語言技巧 四、 有效運用身體語言 五、 有效的授課技巧 1. 開場白的技巧 2. 結尾技巧 3. 回答學員提問的技巧 4. 有效處理學員異議 5. “難纏”學員的應對 | 2 掌握準備工作的要點 2 了解講師應該注意的外在職業形象要求 2 掌握課堂上語言控制的技巧 2 能夠合理運用身體語言來輔助信息表達 2 掌握開場及結尾的技巧,增加課堂氣氛 2 學會控場,及應付不合作學員的技巧 |
單元六、培訓課程效果的評估 (2h) 一、 課程的作用 二、 評估的范圍及標準 三、 四級評估體系的運用 四、 如何設計評估問卷 | 2 了解評估的意義與價值 2 明確評估的范圍 2 了解四級評估體系的特點 2 掌握一、二級評估的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