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增值稅與營改增
**講 增值稅
增值稅是就貨物(生產銷售貨物和進口貨物)或應稅勞務(加工勞務和修理修配勞務)的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種稅。增值稅納稅人可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稅款計算和會計處理差異很大,現分述如下:
一、一般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應掌握二句話:應交增值稅和繳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核算科目如下:
一般納稅人科目設置一級科目二級科目三級科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轉出 銷項稅額 已交稅金 出口退稅 減免稅款 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轉出未交增值稅 轉出多交增值稅 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營改增用) 未交增值稅 增值稅檢查調整 待抵扣進項稅額(營改增用) 增值稅留抵稅額(營改增用)
1.應交增值稅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1)進項稅額的處理
進項稅額分為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轉出三種情況:
①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有三個來源: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了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計算得出(按運費的7%、購進免稅農產品按買價的13%和廢舊物資按收購價的10%計算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應價稅分離入賬。
【例1】甲家具公司于2013年6月1日購入木材作為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貨款已用銀行存款付清,材料已驗收入庫,則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代墊)
貸:銀行存款 117
②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主要有購進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即用于應交營業稅的項目)、購進的貨物用于免稅項目(如古舊圖書)、購進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應特別注意的是,購入的固定資產用于生產經營,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如果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應價稅合一入賬。
【例2】甲公司于2013年6月1日購入一臺設備用于集體福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5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貨款已用銀行存款付清,設備已驗收投入使用,則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 58.5
貸:銀行存款 58.5
③如果購進的貨物原定用于生產經營,進項稅額已作抵扣,但其后因改變了原生產經營用途或發生了非常損失(不包括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相應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則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應作轉出處理,見下例:
【例3】甲家具公司于2013年6月1日購入木材作為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貨款已用銀行存款付清,材料已驗收入庫,則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代墊)
貸:銀行存款 117
假設發生了管理不善造成損失(被盜):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17
貸:原材料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
批準后列作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117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117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非常損失(不包括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相應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則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應作轉出處理,即甲公司為國家代墊資金國家不承認,全部經營風險都由企業承擔。但是,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可以抵扣(汶川大地震后),無須轉出,體現了人文關懷。
(2)銷項稅額的處理
銷項稅額可由一般銷售和視同銷售產生:
①一般銷售時,根據不含稅銷售額和稅率計算銷項稅額。
【例4】甲家具公司將100萬元木材加工成產品,取得不含稅銷售額為200萬元,增值稅稅額34萬元,款項已收,則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234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代收)
②視同銷售。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企業將自產產品、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用于對外投資、用于發放福利或個人消費,應視同銷售,計算銷項稅額。實際上,隨著會計改革,這些視同銷售,會計上也計入收入了,因此,會計與稅收基本沒有差異,不能說是視同銷售了。
【例5】甲公司將將自產貨物用于用于工程,該商品成本為80萬元,不含稅銷售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則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97
貸:庫存商品 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00*17)17
2.繳納增值稅
繳納增值稅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繳納,即本月增值稅在下月15日前繳納;另一種是預交,如本月預交一次,下月15日前結清。預交增值稅**“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科目核算,正常繳納增值稅**“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核算。現對繳納增值稅的各種情形舉例如下:
【例6】假設2013年9月18日預交本月增值稅100萬元,則會計處理是: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9月30日,已知本月銷項稅額為500萬元,進項稅額為385萬元,則本月應交增值稅稅額115萬元;因已預交100萬元,下月初尚需交15萬元,賬務處理是: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15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5
10月15日前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5
貸:銀行存款 15
【例7】假設2013年9月18日預交本月增值稅稅額100萬元,則會計處理是: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9月30日,已知本月銷項稅額為480元,進項稅額為385萬元,則本月應交增值稅稅額95萬元;因已預交100萬元,多交5萬元應轉出,賬務處理是: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5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5
(注意:多交的5萬元可抵下月應交增值稅。)
【例8】如果2013年9月18日預交本月增值稅稅額100萬元,9月30日,已知本月銷項稅額為375萬元,進項稅額為385萬元,則本月應交增值稅為-10萬元,即下月可留抵進項稅額10萬元;因已預交100萬元,多交100萬元應轉出,賬務處理是: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100
(注意:多交的100萬元可抵下月應交增值稅)
綜上所述,“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期末貸方沒有余額,借方可能有余額,表示下月可留抵的進項稅額;“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貸方余額表示應交的增值稅,借方余額表示多交的增值稅。
二、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核算增值稅,應設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在會計處理時應注意二點:
1.購進貨物時其支付的增值稅額不能抵扣,應計入購入貨物的成本。
【例9】甲小規模納稅人購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貨款已用銀行存款付清,材料已驗收入庫,則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 117
貸:銀行存款 117
2.銷售貨物時按不含稅價格乘以征收率3%計算應交增值稅。
【例10】甲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取得含稅收入103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3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3/(1 3%)]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00×3%) 3
總結:從哪三個方面快速理解增值稅?
(1)增值稅屬于價外稅,企業與國家就是代收代墊的關系,企業按照負債核算增值稅。上述例中,甲公司為國家代墊17萬元,為國家代收34萬元,所以應交給國家17萬元。
提問:增值稅的**終負擔人是誰?
(2)增值稅就增值部分按17%交稅。上述例中,購入木材100萬元,銷售產品價格200萬元,該木材在甲公司增值100萬元,應交增值稅=增值額100×增值稅稅率17%=17萬元。
提問:增值稅的優點是什么,為什么增值稅會成為國際上的主流稅種?為什么要營改增?未來增值稅的稅率是提高還是降低?
(3)從技術角度看,按照下列公式計算應交增值稅:
應交增值稅=當期銷售稅額—當期進項稅額=34—17=17萬元。
提問:為什么國家要搞金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