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與馬云一個億賭局,看實體商業和電子商務誰能笑到最后。令人意外的是,越來越多人看好王健林。理由很簡單,如果商業地產能嫁接上互聯網,兩者優勢順利結合,將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現階段,商業地產受到互聯網沖擊,處于價值洼地。但仔細分析發現,主要是箱包鞋帽之類的快消品,無法承受租金而被淘汰;餐飲、娛樂、醫療、教育、文化等服務行業,仍然能承受租金,并欣欣向榮。如果掌握互聯網資源,對線下商業地產實體進行升級改造,將是難得的投資機會。 胡進老師在華南地區,參與多個標桿性的大型商業地產項目的改造,為其嫁接上互聯網 ,實現客流量、出租率、營業額的大幅提升,為投資人獲取豐厚的回報。本課程涵蓋戰略部署到執行細則,幫助企業應用到實踐中,快速見到效果。
1.互聯網 商業地產的實戰操作方法 2.傳授用互聯網手段為商業地產重組經營內容 3.傳授用互聯網手段為商業地產吸引客源 4.對企業現狀進行評估和提出改善建議,解決企業實際遭遇的問題 1.學習互聯網 商業地產的工具和技能 2.為企業成功獲取和成交有價值的客戶 3.引入互聯網營銷,提升一線人員的執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為企業獲取利潤的水平
課程大綱
**章 研究國家對商業地產的政策
1.中國逐漸走向消費型社會
1)人口趨勢
2)消費習慣
3)城市發展規劃
4)政府的第三產業扶持
2.商業地產是為城市做配套
1)人口聚集帶
2)醫食住行樂的服務型需求
3)節約社會成本的商業綜合體
3.復星集團的“蜂巢城市”模式
第二章 商業地產的互聯網“活口”
案例:廣州市北京路千年商圈地鐵口物業改造
1.背景
1.1)2008~2016年的經營狀況
1.2)典型問題
1.3)租戶流失
2. 重新規劃定位
2.1)以婦兒服務為主
2.2)引入IP資源
2.3)引入合作資源
3. 互聯網 改造方案
3.1)在線圈粉
3.2)在線養粉
3.3)在線預售
3.4)持續引流
3.5)互聯網成為整個商場的活口
4. 商場人氣旺盛,鋪位供不應求,新的商戶按10:1競價搶租
第三章 社交網絡為商業地產持續引流
1.聚集人的奧秘
1)人際關系是一個網絡
2)**社交網絡,分析出關系鏈
3)興趣點
4)信息流
2. 透過社交網絡,讓客戶去管理客戶
2.1)理念化
2.2)組織化
2.3)利益化
3.4)系統化
3. 社交網絡管理的三層結構詳解
4. 案例分析:美樂家從線上組織,到線下實體店,持續火爆
第四章 互聯網提供O2O服務
1. 成交階段
1.1)社交網絡提前預熱
1.2)電子體驗券
1.3)線下展示
2. 服務階段
2.1)預約
2.2)排班
2.3)指引
3. 售后階段
3.1)跟進
3.2)回訪
第五章 商場內部設施的互聯網 改造
1. 會員卡系統
1.1)從停車場掃碼開始
1.2)個人信息的收集與匹配
1.3)Wifi收集數據
1.4)iBeacon收集數據
2. 交易系統
2.1)打通與外部的交叉銷售
2.2)打通商場內部的交叉銷售
2.3)積分體系
2.4)個性化優惠券
3. 支付系統
3.1)個人賬戶
3.2)預存消費卡
3.3)關聯推薦
3.4)金融化手段
第六章 互聯網半自動化服務,降低運營成本
1. 人機交互節約銷售人員
1.1)**新的聲、光、電設備
1.2)針對個體的即時場景化展示
1.3)將個體與云端大數據即時比對,促成交易
1.4)即時成交的展業系統
2. 自動流程管理節約服務人員
2.1)客戶服務檔案的云端管理
2.2)每次服務的效果比對
2.3)自助客服
2.4)案例:微軟的人工智能大量替代人力
3. 中央繳費節約行政財務人員
3.1)互聯網清算賬戶
3.2)運作機制
3.3)案例:全國營業額排名前三的商場如何為商戶節約運營資金
第七章 共享數據,打通客戶的其他需求
1. 與金融機構共享數據
1.1)提供數據,預測客戶的理財需求
1.2)大數據分析接觸客戶的時機
2. 與交通行業共享數據
2.1)獲取客戶的慣常位置信息
2.2)掌握客戶的行動習慣
2.3)盡量爭取占用客戶的空余時間
3. 與小區物業共享數據
3.1)掌握客戶的居家信息
3.2)掌握客戶的綜合消費能力信息
4. 與互聯網平臺共享數據
4.1)判斷目標客群的興趣趨勢
4.2)預測挑選出暢銷的產品
第八章 開放平臺,無限擴展經營內容
1. 凝聚達人
1.1)醫療達人
1.2)文化達人
1.3)教育達人
2. 為達人提供社交網絡支援
2.1)優質內容的提供
2.2)對接公共媒體
2.3)社交傳播推廣
2.4)粉絲代運營
3. 提供經營場地
3.1)產品展示
3.2)場地的分時復用
3.3)人工與機械的結合
3.4)借助互聯網服務減少租用面積
4. 提供交易平臺
4.1)代收款
4.2)分潤系統
案例:4萬平米的中洲國際會展中心,從出租轉型到運營